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两高四着力”,文化艺术学院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子返回家乡,服务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大局,以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文脉传承等多个领域展现青春风采。
24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 潘建喜
我是来自24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的潘建喜。在学院团总支的号召下,我积极参加了2025年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怀揣着传承中华文脉的梦想和热情,我跟随tyc234cc太阳成集团“豫见文艺”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八朝古都开封,研学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封木版年画和二夹弦,探访了开封博物馆的厚重历史,并在开封大学学习了宋代点茶技艺,沉浸式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我体验了版画印制过程,感受到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在二夹弦的“板凳课堂”上,我不仅聆听了二夹弦的传承故事,还有幸与同伴共同登台,穿上戏服,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尝试表演了一段二夹弦。从手足无措到融入角色,体会到了戏曲传承的艰辛与艺术之美。在开封博物馆里,康熙五彩花神杯的薄胎釉彩、钧窑玫瑰紫瓷的瑰丽色泽,让我惊叹古代匠人的巧思;开封大学的宋代点茶课上,老师强调非遗需实干传承,当茶筅搅动乳花时,我又仿佛触摸到了千年前宋人的风雅。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开封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更明白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脉的意义。未来,我将在坚守和创新中以青春之力践行传承之责。


24级工艺美术品设计2班 高语优
我是 24 级工艺美术品设计 2 班的高语优。暑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院团总支号召,成为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走进社区与小朋友们开启手工之旅。
活动中,我率先开展扎染手工教学。详细讲解捆绑扎布的方法,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捆出独特图案,再自由晕染心仪色彩。孩子们全神贯注,有的精心构思图案,有的大胆调配色彩,现场氛围热烈。完成扎染后,我又带领大家进行扭扭棒手工创作。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一根根扭扭棒扭成各种形状,有可爱的动物、精致的花朵。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此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其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手工技能,更在于传递无私奉献精神与社会关爱。我见证了孩子们在手工创作中的进步与蜕变,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未来,我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