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深化青年学子对河南乡村振兴与发展变革的深刻理解,郑州旅院现代服务学院于2025年6月28日至7月2日,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豫见发展 感知变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团队成员深入中牟县孙庄村和三刘寨村、殷墟遗址等20余处调研点,通过“理论+实践+转化”的模式,推动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记录河南发展的脚步,为河南的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理论筑基明方向 青春研学启新篇
在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我院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活动为实践赋能。6月16日,我们举办了暑期社会实践动员会及乡村振兴政策座谈会,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们“带着问题看实践”,更清晰地理解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具体行动,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明确了方向。


躬身实践访乡情 聚力赋能助振兴
6月27日,现代服务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中牟县孙庄村和三刘寨村,开展了乡村文旅发展专题调研。在孙庄村的网红打卡地,团队成员考察了“农业+文旅+教育”融合模式的实际运作情况。在三刘寨村的黄河观景台,团队调研了周边农家乐的特色餐饮服务链。通过一天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对中牟县乡村的产业发展和文旅融合有了直观的认识,为后续的分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7月1日,现代服务学院与二七区德化街街道民主路社区举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党员师生参观了“七一”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并深入社区开展调研,为形成政协提案收集了丰富的资料。


分组协作凝智慧 同心共绘新蓝图
6月28日至7月2日,25支调研小组分赴豫北、豫中、豫西、豫东、豫南五区,围绕“文化传承”“产业升级”“数字化赋能”等主题展开实地考察。豫北线聚焦文化传承,在安阳汤阴探究了“文化传承+研学旅行”模式;豫中线深入农业与文物领域,在荥阳考察了石榴种植与生态观光结合,在新郑分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带动效应;豫西线聚焦历史资源,在巩义调研了石窟寺数字化开发与传统村落活化,在登封探究了书院文化传承与非遗产业创新;豫东、豫南线则围绕红色教育与会馆文化,开展主题研学模式调研。









提案光影展风华 青春答卷献基层
本次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围绕调研发现的痛点,学生们共提交了25篇提案,如《关于新郑市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产业链升级与健康食品生态创新”的提案》、《关于推动巩义市古建筑群整体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提案》、《关于二里头遗址“活态保护+文旅融合”开发路径的提案》等,这些提案均以实地案例为支撑,兼具针对性与可行性。






摄影大赛同步展出作品,分“经济跨越”“文化焕新”等五大板块,“新旧对比”组图通过历史资料与实地拍摄的镜头碰撞,直观展现了河南在产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蜕变。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代服务学院的师生们深入河南各地,在实践中践行知行合一,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为河南乡村振兴和发展变革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思路。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关注社会发展,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